科普園地
聯系我們
辦公室電話:025-86881532
傳真:025-86881538
郵箱:sssc@issas.ac.cn
地址:南京市玄武區北京東路71號
傳真:025-86881538
郵箱:sssc@issas.ac.cn
地址:南京市玄武區北京東路71號
科普報道
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 /
科普園地
/ 科普報道
世界環境日,我們關注土壤
2022年6月5日下午,由匯業律師事務所主辦、威科先行協辦的“我們的土壤”6·5世界環境日微論壇:農用地污染治理治理的跨學科對話在線上成功舉辦。本次微論壇由匯業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周葉君、張秀秀兩位律師主持?;顒友埩藦V東省科學院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中國土壤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主任陳能場研究員和貴陽公眾環境教育中心、中國土壤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委員黃成德主任以及華東師范大學法學院王歡歡教授三位專家參與,就共同關注的農用地污染治理問題,向線上660名聽眾奉上一場精彩紛呈的跨學科對話。
會上陳能場研究員以“農用地污染對食品安全及人體健康的影響”為題作了科普報告。陳能場認為,農用地污染包括重金屬、有機毒物、放射性物質、抗生素、微塑料以及生物污染,其中最受關注的是重金屬污染中的“鎘污染”。陳能場分析了中國鎘污染現狀和原因,對比不同國家農田土壤重金屬標準和鎘含量,說明我國鎘污染風險可控。由此引出了大家關注的“鎘大米”的事件,陳能場指出了“鎘大米”的隱蔽性、不可預測性、風險性和安全性,鎘大米的產生是鎘的特性、土壤污染、土壤退化、水稻品種特性綜合作用的結果,要預防“鎘大米”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要增加食物營養如鈣、鋅、鐵和硒元素的攝取和增加體內營養,這能為人體構筑一條抗重金屬防線。
隨后陳能場研究員、黃成德主任、王歡歡教授、周葉君律師和張秀秀律師圍繞土壤污染修復、降低土壤利用風險及管控標準、責任制度、資金機制、修復過程管理和適應政策,以及公眾參與、社會監督等,展開了跨學科對話,為農用地污染治理獻言獻策。
陳能場研究員在微論壇上作報告結語